Interview

日復一日的經驗積累,勾畫出標誌性暴力短板美學|北堤守護神 林奕岑

by 酷洛咪 2024-10-04


北堤守護神、北堤拳王、強強,這些都是林奕岑的別號。初見他在水裡不苟言笑,後來好幾次在水裡依然不苟言笑。不苟言笑的原因不是因為故意裝酷,是他頭腦一直在動、在思考。


    「衝浪是一個要不斷思考的運動,在浪上基本都是靠肌肉記憶,因此需要頭腦先設定好要如何反應。」


外人看到的都是他衝得很帥的樣子,但背後經過多少次嘗試和失敗、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傷,才有今天的強度。或許是很內向的關係,大家對他的印象總是蒙一層紗,幾乎不攀談靜靜地衝浪。「因為真的不知道怎麼開口問人,所以我都是自己回家看影片研究,像是剛開始衝浪,我都會去借 Kelly Slater 的衝浪光碟來看、看超仔細別人怎麼把浪衝得好。」 說完他露出靦腆的笑,100 分的內向人格。





17 年不間斷的衝浪生活



如果常在頭城衝浪,或許是開燈場、又或是將近日落的時分,都會看到強強在水裡甩水花,頻率幾乎是每天報到,「只有受傷的時候會暫停,痊癒後則恢復每天下水的日常。」  前一陣子都是下午5 點多才看到他的身影,衝沒滿一小時就已經天黑,他依然樂此不疲且專注,即使是下班後趕來衝浪,練習強度依舊。

衝浪成為他的生活,從沒想過要停止或覺得膩,就因為這項運動超困難又令人著迷:需要不停思考、嘗試、認錯、改進,過程漫長且變幻莫測,每一小段進步帶來的成就感都特有感。「尤其衝得好被認可的話,會很爽。」  因為衝浪有夠困難,所以達成心中的目標會成就感飆升,聽起來有點自虐,就像在不斷打怪、成長的俠客,林奕岑像是 《浪人劍客》 中的宮本武藏,默默地獨自走在變強的道路上。






維持每日衝浪,唯一的阻礙:受傷



最嚴重的一次傷是被長板撞擊腰椎,具體情況是:他在潛越、前方的長板浪人失誤歪爆,板頭垂直往下射且不偏不倚地敲到強強的下背,「撞到當下只覺得麻麻的,但因為也沒有傷到板子、也看不出有外傷,為了備賽練習還是繼續衝浪。」 在那之後雖不時會肌肉痠痛,但沒明顯大礙所以也沒認真處理。將近 6 年後開始感覺腿部會麻痺,才終於去大醫院檢查。

原來在那一撞之後,固定腰椎的骨頭已斷裂,且長期高強度運動讓腰椎間骨頭互相磨損、進而導致椎間盤磨光。「 醫生說全靠腰椎旁的肌肉固定住,不然那段腰椎滑開的話會癱瘓。」  以一個平淡的語氣訴說這段肉體和心情備受折磨的經歷,可能因為足夠強大所以雲淡風輕  「 但其實那時我也嚇到也會緊張(誰不嚇到,癱瘓欸?)也是迫不得已之下決定去開刀。」 


手術後原本醫生評估得暫停衝浪半年,可是想下水衝浪的心情實在忍不住,於是強強靠著強大復原能力和意志力,在手術三個月後恢復天天衝浪的生活至今。





冷靜! 面對鳥人的修煉心法



尤其宜蘭浪點實在是太擁擠、衝浪觀念參差不齊,爭執也是這片海域上常發生的事。曾經的林奕岑也是血氣方剛的少年,歷經好幾段年少氣盛的口角與拳頭交流,獲得 「北堤拳王」 的稱號、也修得一套養性心法 。

「其實吵架、打架很麻煩很消耗身心,現在是只要對方不太過分,我會讓對方知道他干擾別人然後就不理了。不過現在自滿的人實在不少,也遇到會據理力爭的,這蠻困擾。」 如今的拳王已收起當年熾熱的拳頭,對於這些鳥人他一概不理。專注衝自己的浪,遇到太過分的則用實力讓他安靜,停止內耗、停止外部鬥爭,把專注放在自身: 「我是來衝浪的,不是來吵架。」


拳王也分享他的看法:近年衝浪人口逐漸增加,以往自發性守規矩的方式不再受用,教育成為最根本的改善方式,以及保持謙虛的心態,看的視角才不會狹隘。





獨家! 北堤拳王衝浪心法



  1. 不要幹衝,要正視自己的不足
    幹衝是指:沒有思考、單純為了爽而動作,這情況很常發生。感覺自己好一陣子卡關或定型在某個奇怪的習慣中,那其實很可能你就在幹衝。參加衝浪教學、或類似 Pro Surf 團練課程,有影片檢視自己衝浪的樣子、有老師或前輩提點動作,觀察自己的影片再認真對比前輩或選手的姿勢,從中找出真正需要改善的問題。

  2. 善用資源,保持思考
    不論是 Instagram 或是 YouTube 都可以追蹤一些衝浪頻道或選手的帳號、多看影片鑽研 Pro 們如何處理每一道浪,在腦中把那些畫面紀錄起來、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細節,並自己揣摩 / 冥想衝浪。在自己下水衝得不錯時關注當天的狀態、或是衝不好時檢討如何改善,保持思考很重要。

  3. 各種浪況多嘗試
    除了受傷和加班,沒有一天是不下水衝浪的,即使浪再鳥仍然會有練習的價值,反省的不是浪不好而是自己還能怎麼改進。不同浪況就用不同板子去應對,「總是會有方法衝得起來,除非浪況平到像湖面」。很多時候不是浪不好,而是沒有用對方式衝,研究應該使用哪些技巧把不好的浪衝好。在不同浪況條件下選擇用不同的工具練習,並設定不同的練習目標。

  4. 用其他工具練習
    尤其衝浪滑板,練完會痠痛的部位就是衝浪會使用的肌群,但要注意在滑板時不要養成壞習慣,這會導致在衝浪時將滑板的壞習慣帶到衝浪上,會很難改善;而健身是其次,以強化肌群為主。

  5. 切勿盲目自信,要學會認錯
    不能一開始就給自己很好的設想,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常常審視自己的缺點。衝浪是場 mind game,心態強大但同時保持虛心才能夠吸收更多知識。當覺得自己學得很夠了的時候會陷入盲目及卡關、當對自己沒自信的時候也會變得不敢嘗試,保持在平衡的心態是學習的關鍵。





變強之路沒有盡頭,一直都還在學習路上



看似熱衷於暴力短板的北堤拳王,其實最欣賞的衝浪風格是動作張力大、又兼顧柔感和流暢度的風格,大概就是 Julian Wilson 的力量加上 Jordy Smith / JohnJohn 的柔感。「 但評估自身條件、身體柔軟度不夠、身材太魁等,比較沒辦法把 Jordy 那樣的風格衝得很好看,那就往張力大的風格努力!」 

至今仍覺得自己還在學習中,依舊保持高強度的練習,尤其浪季到了更能看他酷酷地甩水花。下次看到北堤守護神(寫到後面已經不確定用哪個稱號)不苟言笑,不是因為他心情不好,是他在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