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view
衝浪怪物與他們的板子 vol.1|鐵漢外殼下的柔情男子 黃鼎新
by 酷洛咪 2024-03-07在宜蘭衝浪不時會看到有位身穿夾克飄逸、衝法很 Chill 的 Goofy Surfer 在浪壁上滑來滑去,他是黃鼎新,或稱小新長官。初次遇見他都會被他眉宇間的嚴肅神情震攝,感覺是一位不太能說白爛話的前輩、很兇;殊不知認識之後,發現不僅是位冷面笑匠,笑聲還很魔性,尤其下浪提醒其他不小心搶浪的那聲 「哈咯」 更是會讓人噗呲笑出來...
photo credit: chuangdager
接觸衝浪長達 13 年,在台灣還不盛行這項運動、衝浪教學不普及的年代,他便開始這款休假就往海邊跑的生活。13 年前在飯店實習期間,誤打誤撞接觸衝浪,在朋友推薦之下到衝浪客棧 Surfer Inn 開始打工。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,所有技巧學習只能靠自己看影片和資料、朋友們互看動作分析、至多則是聽前輩分享技巧知識。
「剛接觸短板三個月,龜(Surfer Inn 老闆)就帶我下成功,那時沒想太多就跟著去了。」 憑著一股熱血衝勁,熬過這類哈扣經驗也讓他快速進入短板的世界。
從始至今只衝短板的原因?
「短板衝起來像是在強暴一道浪,哈哈哈哈哈哈(?)」
打開後車廂,三張愛板都不超過 5’6 ,其中有兩張是 Twin Fin 板型:2020 年在偶然之下試玩一張魚板 Firewire 5'1 Go Fish,於是從那時開始嘗試各種魚板,開拓除了暴力短板之外的另一種風格, 「 玩 Twin 不能用標準短板的方式處理一道浪,這張板子讓我學習如何放輕、放慢動作,開始習慣跟著浪的節奏、在適當的時機點去做動作。」
由標準短板的觀念下再去調整差異,有 Twin 自然產生的速度,不需要過多的加速動作、專注於感受板子與浪之間的節奏,用板緣劃出一條條迴轉半徑大而漂亮迴旋線條。黃鼎新的 Twin 衝得很有他自己的調調:偏鬆、但仍保有短板的水花和力道,確切分類是 Retro Performance,或許深受 Julian Wilson 影響,暴力中帶溫柔的衝浪風格在他身上投射。
開箱!! 小新長官的武器
· 尖頭但偏厚的 Performance 短板
· 板身前段浮力較大,可以更早追到浪
· 板尾保持 Performance 板子的特性:靈活好轉向又穩定
· 適合有力的浪,高度可從大腿浪至兩人高的浪
「 這是一張可以帶去下南澳 2 人高捲浪的板子,可以感受到這張板子最大的性能,而且提早追到浪這個特性能夠讓我在南澳舒服下浪。」
Mini Ghost 這張板子設計是由 Pyzel high performance 板子 Ghost 的版型微調:在設計上調整板子浮力集中至前中段、加寬加厚讓板子擁有更大的浮力、讓板緣更厚更有弧形,而這些微調是為了在較小的浪況下,提供玩家暴力短板的風格取向。
· 適合有尺寸但浪型不太捲的浪況
· On Fin 比較堅固、而且看起來就超復古
· 魚尾往內縮,板子速度更快、更靈活
「 自從愛上 Twin Fin 後就在找一張符合喜好的魚板,而這張正好滿足我的需求。」
魚板常常被認為是短版玩家夏季武器,但對小新來說可不是這麼認為 「 台灣的夏天小浪我會乾脆拿一張中尺寸下水。」 這張 Thomas Fish 有別於傳統復古魚板,它保留魚板的流暢感,但在板尾增加了靈活導向的設計,是一張可能夠衝有 Size 緩浪的板子。
聊到關於 On Fin 的堅固程度:「 有次我歪爆,整個人跌坐在這張板的 Fin 上,可是很神奇地 Fin 完全沒事、我的屁股也沒事。」 據說小新用肉身撞破蠻多板子,可見 Thomas 板子的品質和小新的身體密度一樣紮實..
3. Maren Twin 5‘6
· Speed Egg 整體又寬又平,續航力很好
· 適合緩浪或夏天的小軟浪,大浪先不要
「 這是一張從朋友那接手的板子,是會想要好好收藏的寶貝。」
單看外觀確實值得收藏,顏值很高,以功能來說它確實是夏天神器:浮力大好追好下,rocker 平平的小浪板,衝起來近乎是中尺寸的體感。「 我習慣配一組角度比較直的 Twin Fin,保持流暢度也允許有張力的表現,若配 Keel 反而會失去靈活度,整張板子顯得太拖太重。」
風格建立於紮實的基礎之上
「 以前會努力追求達到標準短板的動作和路線,玩到後來則是找出自己衝浪的風格;選擇沒有對錯,但基礎紮根好是這兩個選擇的前提。」
聊到關於風格的建立,小新以這句話當作開場。曾經也執著暴力短板甩出來的水花、也曾遇到卡關與瓶頸,往回看這些都是踏尋方向的過程:要不是曾經對於標短的執著,也不會有紮實的基本功;要不是因為嘗試各種板子,也不會找到現在發展的 Chill Guy 風格。
小毛(好享衝浪 OVSS 總教練)曾對他說過:「板子會是你最好的老師,讓它帶著你去找到自己的風格。」
和板子交流的過程是非常主觀的事,也很像人類之間的交往行為:需要細細感受每張板子帶來的回饋和差異,找出最適合自身需求的夥伴,過程不僅需要耐心、更多的是對板子和對自己的信任。但說來說去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前提,少了基本功很難信任板子信任自己,對於板子的感受度更是微乎其微。
「 當練習到心裡有明確的思考題目:我下一個想要練什麼什麼的時候,大概就是可以發展個人風格的時候。」 小新分享自己經歷,在苦練短板時期,最常拿當作練習目標的 Pro Surfer 是 Julian Wilson:標誌性的澳洲 surf style ——流暢又帶 Power Move 的路線,同時添加一些玩味,總在意想不到的攻擊點做一些有趣精彩的 Air,長期的視覺營養補給,潛移默化之下影響小新往剛柔並濟的風格發展。
鐵漢柔情的反差萌
飄逸是黃鼎新的衝浪符碼,而剛強的性格則是曾經他人普遍對他的認知,在水裡若沒和他喇賽,會覺得這個人有夠難接近。
10 多年前還鮮少岸上攝影師幫拍攝的年代,大家只能互相下水當各自的眼睛,在那個時代浪友之間會成為堅實的夥伴關係,也因此不容許有他人冒犯彼此的事情發生。曾經的北堤紛爭不斷,黃鼎新也曾不小心參與其中:「 以前年輕氣盛,對那些不講理的人比較容易動怒,現在比較不容易被影響,講過就算了。」
現在的他則是以偏幽默的方式提醒他人、取代曾經的殺氣,或許不僅是衝浪風格被 Julian 影響,連對待事情都是有帶一些玩味在其中。若說風格和性格是否有相關?在看似兇悍的外表下,其實是鐵漢柔情、休假衝浪之外就是在家慵懶打電動、以及看到狗狗會學他們伸懶腰的反差王。
photo credit: chuangdager